自由贸易协定(FTA)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规则体系。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韩国FTA的出口利用率为75%,进口利用率为73.5%。而与之相比,我国企业对FTA的整体利用率仅有34%。12月9日,中国贸促会商事认证中心副主任闫芸在全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暨跨国投资大会上表示,如何通过FTA优惠政策实现更好走出去是中国企业正面临的问题。
据闫芸介绍,目前全球已经生效的FTA数量超过260个,且每一个都自成体系。这些FTA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尤其在货物贸易领域的优惠原产地规则方面更是错综复杂,这让企业在学习和使用时面临不小成本的困难。当前,我国在FTA服务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相关的专业公共服务体系及平台建设面不广、影响力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准确获取相关产业的优惠信息,从而错失产业调整或重新布局的最佳时期。
那么,企业应当如何利用好FTA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文件,扩大自身的对外贸易成果呢?
闫芸表示,企业可以关注已经与我国签订FTA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其作为重点市场进行开拓。据了解,经过17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7个自由贸易协定,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18个。中国出口到这些国家的产品超过90%实现了零关税。如果将上述国家作为重点市场来开拓,积极利用FTA的零关税待遇,企业便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此外,闫芸还建议,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除了利用好我国已有的FTA以外,也不妨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FTA建设情况。例如,作为东盟成员国的越南就与美国、欧盟签订了FTA,南美洲的智利已经签订的FTA数量也达到了30多个。“这些国家签订了大量的FTA,覆盖了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如果能将生产和经营开拓到这些国家,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帮助。”闫芸说。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走在了利用FTA规则的前列。2009年4月,中国与秘鲁签署了《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10年3月1日起实施。此后,北汽福田汽车充分利用协议政策扩大对秘鲁的商用车出口。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当地的商用车年均销售数量已经较自贸协定签署前增长了10倍。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亨通集团是我国光纤光网、智能电网、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创建了9家海外产业基地及30多家营销技术服务公司,业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闫芸表示,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在FTA利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依然能够欣喜的看到,已经有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将FTA作为发展战略加以考量,努力在全球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提高原产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FTA的应用和关税筹化能力。
闫芸说,中国贸促会作为我国FTA原产地签证机构,长期以来为企业提供FTA的原产地规则利用服务及相关培训,帮助企业合法应对FTA伙伴国可能发起的原产地核查,并在核查期间为企业提供佐证材料搜集、原产地风险评估、原产地成本核算等服务。作为全国对外贸易促进机构和中外企业开展境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中国贸促会也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着力解决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2019年中国贸促会着力打造了智能FTA服务平台,并在地方贸促会设立了50个自贸协定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政策宣讲、企业培训、信息咨询和调查研究等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仅半年时间,中国贸促会就帮助有关企业多享受关税减免30多亿元人民币。“我们愿意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各方共商、共建、共享,提供有关FTA和‘一带一路’政策落地的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多便利,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闫芸说。